媒體報導
月租5100萬 台北雙星將照亮老城西區
2024.07.25|聯合報

台北雙星將興建2棟各70層、53層樓高的摩天大樓,總樓地板面積達17萬坪,未來成台北市指標性大樓。模擬圖。圖/取自台北雙星官網,3D模擬示意圖,僅供參考|for reference only。
挺過多年的驟雨狂風,台北雙星如今在塔式起重機的灌溉之下拉拔茁壯,方正基地將長出2棟分別為70層、53層的摩天高樓,雙星預計2029年下半年點燈,金融、生技、資通訊等產業摩拳擦掌插旗該處A級商辦。而目前商辦租金落在每月一坪2600元,投資人估當前的天花板在5年後可望成地板價,指標性的新星是否能照亮老城西區?外界指日可待。
「招商極具吸引力。」捷運工程局聯合開發處長袁如瑩表示,工程在2022年10月領得建照動工,預計招商籌備完成、開始營運時間,時間點落在2029年下半年度,緊鄰桃園機場捷運及四鐵共構的台北車站,光是便捷交通就吸住企業眼球。
袁如瑩說,A級商辦、國際商場、星級飯店等複合式產業會是台北雙星招商的面向,確實在與投資人簽約時,雙方對於產品分析定位的意見相符,「粗估能帶動1.6萬人就業機會」。
自古為金融政商要衝 大廠看重西區地利之便

清朝時期的承恩門、日本時代的鐵道部等古蹟,代表著當地是過往政商經濟的要衝。記者邱書昱/攝影
清朝留下的承恩門,日本時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等相關建築,以及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等,台北雙星座落的地點,自古便是商圈和政經中心的要衝,直至今日仍是重要樞紐。參與台北雙星備標、招商前期顧問的高力國際董事黃舒衛透露,金融業、外商、生技、科技及資通訊等產業都有興趣。
黃舒衛表示,台北西區的發展時間早,泰半的金融監管等行政機關集中於此,附近許多都更案正進行,包含北門郵局未來興建證券金融大樓、市議會舊址,以及凱薩飯店重建,雨後春筍般的新大樓勢必抓緊外商投資的眼光,尤其是過往緊密情感的日商。
看準地利之便的還有生技、藥廠等。黃舒衛說,台灣醫療龍頭的台大醫院也位於周遭,又方便和各大藥局通路聯繫,再者,科技產業也會搶攻A級商辦,地段坐擁台北車站高鐵直達製造地的各地科學園區,又能延伸到桃園國際機場,產業投資雖然不在北市,但中心總部位置需求更高。
黃舒衛也說,時下最夯的資通訊產業,像是臉書、Google等大廠,同樣會瞄準該處的頂辦,「以前進駐A級商辦都是西裝筆挺的外商,現在也會有休閒casual的資通訊龍頭產業加入」。
保守月租5100萬 專家:營收再多2、3倍
「北市西區的A級商辦供不應求,沒有產出新的供給,市場的租金行情落在每個月一坪2600元,新大樓建成後,價格一定會再疊加。」黃舒衛說,去年高力公司替新光摩天大樓招到2到3間公司進駐,現在周邊的商辦已呈現滿租,近期只有「皇翔台北廣場」已取得使用執照,廠辦即將進駐,屆時揭露了租金,又會將租金天花板拉高。
總樓地板面積達17萬坪、指標性大樓的台北雙星又是另一個檔次。黃舒衛以最保守的租金價3000元,乘上17萬坪換算,光是每個月租金就到5100萬元,「這還不包含使用空間的費用,創造的營收至少會到2到3倍」。
不過,黃舒衛也說,雙星落成啟用後短時間內價格部會直追信義計畫區,「但說不定2到3年就能平起平坐」,對於租金漲勢樂觀以待。
雙星扭轉後站商圈產業? 恐有難度
金融、生技、資通訊等產業進駐後,是否會帶動以傳統批發為主的台北車站後站商圈的產業轉型?黃舒衛坦言有困難,企業商辦仍是以忠孝西路沿線的主要幹道為主,後站仍是消費型商圈,加上傳統材料行要直接晉升轉型成相似產業有難度。
以服飾、皮鞋、玩具等批發產業的台北車站後站商圈也非坐以待斃,開始思考轉型的方向。商圈榮譽理事長陳慶富認為,台北雙星未來會建置連通道串接後站,因此,商圈計畫轉型成觀光客導向,利用準備搭機返國的民眾最後一站的優勢,朝向伴手禮甚至是免稅商品,將手中的台幣留下。
與此同時,後站商圈也非癡癡看著周遭大興土木,自己卻無動於衷。陳慶富說,現在不少大樓已談妥都更,也有不少正在整地拆除重建,像是太原路靠近長安西路以南,即將蓋上兩棟32層樓高的住商綜合大樓,「5年後,商圈的變化會很大」。

後站商圈榮譽理事長陳慶富說,未來台北雙星會建置連通道串接,商圈計畫轉型成觀光客導向的商圈。記者邱書昱/攝影
競爭也是共榮 京站:繁榮北車商圈
台北雙星不只是商辦,未來也將進駐國際商場。同質性較高、瞄準轉運旅客的京站時尚廣場總經理王大政直言,彼此是共榮也是競爭。他認為,雙星的營運勢必會能繁榮北車商圈,藉以吸引更多人潮帶動發展,當然這也會對京站帶來一定程度競爭。
不過,王大政說,京站時尚廣場營運至今16年,作為台北車站旅運中心下班第一站,抓緊客群為心理年齡18到35歲,有信心能夠定位強化商品力,以及加強顧客的黏著度來因應。相信未來北車商圈構建一個更具吸引力的商業環境,為消費者們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,仍是達成商圈的共榮、共好。
西區門戶藉台北雙星使力 促老屋都更
挾帶龐大商機的台北雙星其實僅是造林計畫的其中一株,這片森林正是「西區門戶計畫」。台北市都發局表示,台北車站及北門為核心的舊城區,在過去未能妥善整合公有土地,加上公共運輸機能匯集,導致長期交通紊亂形象,該計畫目的便是讓舊城區發揮城市核心該有的發展及運用。
都發局也說,「西區門戶計畫」近年在硬體改造已有成效,市府正推動區內公辦都更,除了台北雙星之外,還有E1E2、台北郵局、市議會舊址設定地上權、西寧大樓暨洛陽停車場整體開發等,這些大型開發案投資計畫也提出公益回饋空間,像是城市美術館、綠色運具示範區、台北城博物館等,藉此向外延伸到後站商圈、西門商圈。
都發局說,更期待的是「西區門戶計畫」能量,能向外延伸至後站商圈及西門商圈,進而促進周邊舊市區整體都市更新發展,「活絡商圈的同時,再創區域發展與都市再生的目標」。